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在写五之前,先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各位朋友,感谢大家。先谈一下做这个行业或者这个职业的时候,作为新手小白该如何入场。我之前有提到过,你先学会基本技能,就可以入门了,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去积累,去实操去学习,我在这里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的想做自媒体的公司,有超过六成的公司都不会做,这还是保守了,一线城市还好点,二线及以下的城市基本上这个概率会更高。你在前期积累的时候,注意,一定要专一,就是说你对哪个赛道感兴趣就一直做哪个,你喜欢用那个软件就把那个软件学到极致,其他的可以辅助你的这个软件来学。那么这就是你以后吃饭的家伙了。


对于说你想学成什么样子,那么你就直接打开BOSS,你去看一下相应的职位要求是什么。那就是你学成的样子。不过也别太对这个东西迷信,很多的boss都想着招来一个人当做一个团队来用,要你会拍摄,会剪辑,会后期,会运营,会做ip,会玩矩阵,用一个人的钱去干N个人的事情。最好是你一个人顶一个团队的那样子。在这里我还是想说一下,如果你作为一个小白或者刚入行的人,看到这样的招聘,尽量不要去做,只会更多的分散你的精力,并且你最后还学不到东西,还得不到提升。这样的公司基本上从上面的老板到部门的领导基本上都不太懂行,甚至老板都不知道做什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单一的职位或者很明确的岗位。比如剪辑师,比如摄像,比如后期等。


大部分的公司会接受小白或者刚入门的人,为什么,从管理层上我就不说了,除了好管理之外,更多的是他需要小白或者刚入行的人的思维。急需要新鲜血液来改变一下他们之前的死气沉沉甚至是已经破败不堪的场面了。记住,老板小气不要去,领导层没有格局不要去。切记!!该说的,我说完了,下面继续我们五的正文。


这一篇讲一下拍摄的一些要懂得的知识点,在之前的系列中提到过的,拍摄的一些景别和拍摄手法。这两个东西了解了,对于做拍摄或者摄影来讲就很舒服了,甚至对于你的女朋友拍照的问题,也会让女朋友满意,本期的知识点比较多,拿出小本本来记录吧。


关于景别


景别的概念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他是由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SC)指定的一个景别划分体系,大体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除了这些景别,大远景(大全景,简称大全),大特写。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根据统计,爆款视频中平均会采用4.2种景别


关于景别的分类大概都熟悉了,那么这些景别在我们拍摄视频中是什么样子,又对于我们视频来说有什么作用?我们由远及近来说,这次以电影片段和视频片段结合的方式给大家展示。


1.大远景
画面范围:以环境或者场景为主导,人物占比极小(通常不超过画面高度的1/3)
功能:营造氛围、烘托史诗感或者孤独感,常用于展现自然或者城市景观,也可以用于展示战争的宏大场面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2.远景
画面范围:人物全身入境,保留部分环境
应用:强调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大部分应用在舞蹈或动作场景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3.全景
画面范围:人物全身占据画面主题,清晰展示体型、服装及环境关系
应用:突出人物的性格、情绪、状态、关系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4.中景
画面范围:膝盖以上部分,强调肢体语言和表情细节,如果是物品就是展现物品的细节部分
应用:展现人物之间的情绪、感情和故事碰撞,多数用于激烈的争斗,两人的亲密关系,或者人物和场景之间的联系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5.近景
画面范围:胸部以上,聚焦人物表情或产品细节
应用:展现个人情绪情感或者产品细节部分,大多数吃播和口播类的会应用比较多一些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6.特写
画面范围:肩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眼镜、唇纹、物体的纹路部分、产品的细节之处部分)
应用:制造悬念或情感冲击,如悬疑片中关键线索的引导(常见的烟的特写)。也可以突出某个商品的特性特点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7.大特写
画面范围:极致局部(瞳孔、水滴)
应用:大部分是用来做转场或者走入人物内心活动或穿越世界用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以上这些是景别的介绍以及应用,那么在实际拍摄中该怎么去区别,尤其是拍摄人物的时候?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量化比例基准法(以成年人人体高度为参照的取景范围)


部分技术标准通过计算被摄主体与画面面积的比例划分景别,常用于自动化视频分析 :


特写:人物头部面积 ≥ 屏幕面积的1/6
近景:头部面积介于屏幕1/6至1/48
中景:头部面积介于1/48至1/85
全景:头部面积 < 1/85

那么在拍摄实践中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关节切割:中景避免在膝盖、腰部等关节处截断画面

动态调整:广角镜头会扩大空间感,需适当调整取景范围


手机拍摄时需通过移动改变景别,而非依赖变焦(易损失画质)


情感距离控制:远景营造冷静感,特写增强沉浸感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下面爆款视频中常用的景别组合,为了防止图片看不到,我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展示


剧情类:远景(15%)+ 中景(40%)+ 特写(45%)
解析:悬疑片开场用远景铺垫氛围,中景推进冲突,特写制造反转


产品展示类:近景(60%)+ 特写(20%)+ 中景(20%)
解析:美妆类视频以近景展示产品效果,特写强调质地


情感共鸣类:中景(55%)+ 近景(30%)+ 空镜(15%)
解析:生活记录类视频通过中景呈现人物互动,空镜渲染情绪


知识类:近景(70%)+空境“信息展示”(30%)
解析:通过近景人物的关注和表情以及动作情绪引领,信息展示作为补充更加稳固


搞笑类:中景.肢体语言(55%)+大特写.表情夸张(45%)
解析:通过中景的人物动作及表情来推进故事的前进,加上大特写强调视频的调性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这一期的系列操作,是拆视频,了解了景别之后,最好的方式就是拆解爆款视频,拆解他们的镜头画面,以下是用来做拆解视频的表格及格式


关于做自媒体和剪辑师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五)之拍摄入门知识

图片里的视频是之前带的一个朋友学习的时候弄的,这里推荐几个小方法做拆视频


1.通过软件,之前我们提到过的可以下载视频的浏览器或者软件(论坛里有)之类的,下载下来视频,然后导入到剪映或者pr中进行一帧一帧的拆解
2.通过手机录屏,然后再用剪映或者pr去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ngdie.com/53.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航载网的头像航载网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